首页> 历史渊源

千古阳关今何在——西域古军事要塞探秘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次读到这首诗时我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王维当年去过阳关否?

 不管诗人是否去过,但阳关的出名,却因了这位唐朝大诗人的杰作《送元二使安西》后两句。了了14字,不仅表明诗人对朋友关切的情意,也使阳关从此驰名中外。显然,酒已劝了多杯,诗人的惜别之意情犹未尽。友人出使的安西在阳关之外,阳关已无亲朋故友,何况更远的安西呢。

 地理文化符号的未知之谜

 也许错误就出在地理概念上的“安西”这个地名。安西又称瓜州,史载为唐时设在新疆境内的都护府,即今库车一带。也许王维真的没去过阳关,并不了解当时大西北的地理环境,而是凭空想象的景象,虽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说,在路况差不多相似的情形下,抄近路仍是人的本性。因此,古人若去安西不该走“阳关道”,而应经玉门关。经阳关可达今天的若羌、和田,史称丝绸之路南路;经玉门关可抵轮台、库车(即安西),称为丝绸之路北路。

 地理概念上的是是非非不去争论。要感谢的是诗人王维在他的诗句里推出“阳关”这一千古永恒的地理符号和文化符号。它像一座灯塔矗立在后人的梦里、心里、诗里。因诗人在渭水边送别友人挥笔写下这首诗,故又名《渭城曲》。后又因这首诗被谱写成乐府当作宴别送歌,唱时末两句重复三次,一唱三叹,故又叫《阳关三叠》。

 阳关是汉唐时期中国陆路对西域及中西亚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敦煌城西南约70公里的古董滩附近,西汉时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由此可见阳关乃玉门关之延伸,先有玉门关而后才有阳关。这两关同为当时西汉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我去阳关时,敦煌铁路刚通车不久。从柳园坐汽车到敦煌,然后从敦煌城坐汽车出敦煌绿洲向西南行驶20多公里,就进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漠。古往今来,无论是骑骆驼还是坐汽车,去阳关的旅程都是一样荒寒寂寥。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古董滩——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也名副其实。因地面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钱币、古陶罐等而得名。可以断定,汉时的阳关不仅是个关口,关内还是一座城市,否则怎么会有如许的古董散落在此。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约公元前110年左右)。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征伐匈奴收复河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即酒泉、张掖、武威、敦煌,两关即玉门关和阳关,并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人类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谜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穿越河西走廊,沿着祁连山脚下的疏勒河一路向西而达敦煌。然后又从敦煌分为两道,北道出玉门关,南道出阳关,抵达大月氏和波斯。两关则与敦煌城构成犄角之势,互为策应。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阳关和玉门关就是当时中国的边境关卡,因为地处边疆,所以汉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把这里作为军事要地,派兵把守。两千年来,有多少将士曾在这里守卫边防,抵御外敌入侵;多少商贾、僧侣、友好使臣在这里验证通关,又有多少文人墨客飘零羁旅,面对阳关写下雄壮的诗篇。

 阳关遗址设在一个叫南湖的绿洲之侧,这片巨大湖泊就是西汉时期的渥洼池,唐代叫寿昌海。它是疏勒河最西端的一条支流,现已差不多接近干枯。据旧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撰的《两关遗址考》记载:“古董滩是汉代以来的阳关,此处正是山水经过的地方。”它揭示了西汉为什么在此设立关卡的本质问题。按常规,关卡理应设在居高临下的险峻之处,但阳关却设在一马平川的无垠之地。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虽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但仍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功能。

阳关附近在汉唐时水源充足,寿昌海和西土沟是这里的两大水源。三四千年前此处就已成为沙海的绿洲,胡杨葱郁,沙柳招摇,据守阳关的军士借此生息。阳关设立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渥洼池和西土沟这两大水源。守住水源就守住了关,在干旱的沙漠上,百姓在这里生活,军队在这里打仗,离开了水是无法生存的。控制了水,就控制了敌人的生存权,使对方不战而败。所以这就是在这无垠荒漠边缘设置阳关的原因所在,也是丝绸之路必经的道理所在。对此,那位盗走了敦煌大量珍贵文物的国际大盗斯坦因,曾有过这样详细的论述:“为汉武帝中亚扩张出谋献策的中国将领,他们对地形的观察非常敏锐,他们没有忽略南湖在战略上的优越性。对于那些希望沿此路前往敦煌的人来说,南湖是第一个能够提供充足水源和牧草的地方。控制了南湖,事实上就有可能抵御来自阿尔金山方向(即当时的匈奴)对敦煌的侵袭。从最后一处有牧场的地方安南坝至此地的距离还相当远,因此如果不在南湖补充水源,任何人都不可能从那个方向抵达敦煌。中国人通过建关以控制这条道路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在无垠的沙海中,阳关绿洲就像一片树叶点缀在茫茫之中,而渥洼池则像树叶上的一滴露珠。对于大漠上长途跋涉的旅人来说,看到阳关就看到了生的希望,因此控制了阳关的水源,也就能发挥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神威。

 玄奘取经归途神鬼莫测之谜

 我们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上来理解经阳关而西去的这条丝绸之路南路,应该是商旅络绎,驼铃叮当不绝,使者相望于道。然而事实上经阳关沿这条丝绸之路南路西行的旅人,没有一个留下当时的哪怕零碎的文字记载。而从今天的和田到唐时的边疆重镇敦煌,由西至东这一段路上,却留下了那位去西天取经的和尚的文字。玄奘西行取经历时19年,他去的时候出玉门关经丝绸之路北路过火焰山而西去,他回的时候则是从和田沿丝绸之路南路东来经阳关而归。和田到敦煌这一路十分难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最艰险的一段。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除了小片绿洲和几座废弃的城堡外,就是“瀚海云烟弥望眼,天山雪色荡寒秋”的凄迷景象,满眼是望不到边际的漠漠黄沙。烈日高悬,狂风暴吼,漠沙弥漫着天日,就连沙漠之舟骆驼也是一路呻吟。玄奘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昏迷,因以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嚎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亡,盖鬼魅之所至也。”但玄奘是幸运的,他没有被沙海掩埋。玄奘一行从和田沿丝绸之路南路往东走了整整两个月才抵达敦煌。一踏上葱郁的南湖绿洲使他激动不已,回想起沙漠中的堆堆白骨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归宿,风雨19年,风餐露宿,终于回来了,而且是毫发无损地归来了。在游历了19年后,他不再是他乡异客,他回家了。踏进阳关的那一刻,一声“阿弥陀佛!”他跪倒在地,热泪盈眶。

 面对苍茫的大漠背景,我的脑海中时时浮现出这样一幅古代远景:一队队中外商旅,拉着骆驼,赶着牲口,骑着马匹云集在这里,等待着验证入关、出关。他们来自古罗马、波斯、阿拉伯、印度、大月氏……他们转运来了玻璃、药材、葡萄、石榴,甚至还有汗血马,中国的商贾们则转运着美丽的丝绸、绫罗锦绢。那东来西往的使臣、僧侣、游客,都在翘首仰望着关楼,等待验证放行……

 汗血马故乡及公主香消之谜

 斜阳照射着阳关古道。汽车翻越过几道沙梁,眼前赫然出现一片绿洲,眼前便是前文所提到的南湖。南湖现在是甘肃省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葡萄是希腊语,原是波斯特产,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菠菜、胡椒等农产品叩关东传。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从中亚、西亚遥遥飘来的种子,它们叩关后首先在敦煌绿洲落地生根,它们的子孙又继续东传,飘向中原大地、大江南北。关于这些农产品,王维还写过这样的诗句:“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诗中提到的苜蓿、天马、葡萄,都是今南湖所特有的动植物。

 关于天马,汉书记载乃为西汉时大宛国的战马汗血马,据说此马跑起来虎虎生风,一日一夜能疾行千里,犹如天马行空,流出的汗像血一样红,故名汗血马,实为骏马中的良种马匹。酷爱骏马的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马,不顾朝廷上下一片反对之声,更不顾路途遥远,派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一支兵力6万人的大军远征万里去攻打大宛。这支数量庞大的军队整整走了一年才来到阳关城下。疲惫不堪的军队穿越河西走廊时遭到匈奴的袭击,到达阳关已损兵近半,他们在这里休整了半年多,得到汉武帝的兵员补充后才攻下大宛城。得到汗血马的汉武帝兴奋异常,将此马命名为“西极天马”,并作《西极天马歌》称颂:“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后来,南湖成了驯养大宛进贡天马的牧场。由是,阳关便诞生了一座名叫“龙勒”的县城。龙勒就是驯服天马的地方,渐渐这里就成了天马之乡。到了唐代,这里已是亚欧大陆桥中国边境口岸关口,所以玄奘回国的时候事先给唐朝中央政府打了报告,并派快马“六百里加急”送到长安,说他要回来了,现在已快到唐朝的边境口岸龙勒县了。唐太宗接到御弟的报告,立即批示敦煌太守到阳关迎接玄奘一行。后来马可波罗来中国也是从此地入关的,他们都在阳关停留过,住宿过。阳关首先是一个军事关口,但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渐渐它就成了友好交流之关。

 翻过一道沙梁,来到了古董滩。此地名不虚传,各种古代遗物随地散乱,俯拾皆是。文物单位曾多次在这里发掘到汉代兵器、货币、首饰及生活用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董呢?据传是:唐朝天子将公主远嫁于阗,经过阳关时突然狂风大作,整整刮了七天七夜。大风过后,城堡、公主、送亲的队伍全都不见了……岁月流逝,风把沙丘渐渐移走,古董才显露出来。

  古城失踪缘由水沙莫辨之谜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阳关,在县西六里。”这里的县是指龙勒县。时隔千年,阳关城早已沙埋雾锁,荡然无存。连绵的沙丘之间依然可见断断续续的城垣墙基,坚韧地与岁月抗争着,它们依旧顽强地屹立在风漠之上。这就是古阳关遗址?传说不足信。但眼前的这些墙基、陶片、残缺的铜器,却在时时提醒着人们:一个偌大的古城就在脚下,这就是古阳关遗址!

“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伫立阳关遗址引颈西望,除了黄沙还是黄沙,脚下除了沙梁还是沙梁。阳关无影,黄沙依然。古阳关就埋在座座沙梁之下。一个曾经威名远扬的关城为什么突然消逝,它是什么时候消逝的,又是什么原因消逝的?叩问历史,不见有半声的回应。这座城市的最后一缕炊烟、最后一声犬吠又是什么时候消逝的,它是怎样消逝于这片茫茫瀚海之中?甘肃的同行告诉我们:阳关古城应该是被洪水毁灭的,从出土的文物看,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甚至项链等细小的东西都有,说明那场毁灭性的洪水来得非常突然。当时生活在这座关城的人们事前没有得到任何预警,没来得及拿走任何东西便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洪水冲卷之后,植被破坏了,田地埋没了,侥幸活下来的人为了生活迁徙他乡。关城成了空无一人的荒城后,风沙便在这里披头散发地肆意狂掠,一天又一天,随着岁月流逝,风沙以它疯狂的威力埋葬了阳关古城。

 也还有另一种说法,阳关古城的消逝不仅仅是风沙原因,还有一个路线走向问题。罗布泊曾经有个古楼兰王国,它可以接纳和作为丝绸之路上西行者的驿站,这样出阳关西行的路就很畅通。西域哪个地方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战争使国家消亡、城市废弃,或出现种种不利于行走的因素,这条道路也就可能废弃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条道路的废弃也就祸及到阳关古城。由此可见,阳关古城消逝其真正的原因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很值得历史学家探索研究。

 尾声:绝唱千古漠漠白,阳关万里遥遥月

 阳关遗址向南向北,各有烽燧数座,每座之间相距约3—4里,它们排列在一条线上,向南延伸到焰薹山下,向北一直伸向玉门关,形成一道坚固的军事防御工事。站在废弃的阳关古城根上,我心头回响着王维的那首千古绝唱。相信凡到过阳关的人,都怀揣着这首唐诗而来。驰骋十万里,纵横五千年。时空转换,世事交迭,诗人笔下的阳关早已变成一片戈壁沙梁,真正成为了千古绝唱!这与想象中的阳关是多么遥远啊。那些怀揣王维诗句慕名而来的旅者,只能站在这片漠漠的空白荒原上,通过诗一般的想象来完成悠远绵长的精神之旅。

 无论世道怎样繁华衰败,无论世情怎样沧桑变迁,历经千年岁月的烽燧,依然巍峨挺拔,无言地守望着阳关故道……大漠无言,逝者如歌,我们只能追忆历史的回声,无法追回历史的踪影。阳关作为丝绸之路上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它曾经照耀了多少行者的路,温暖了多少游子的心。再难的路,再险的道,也是阳关道呵。阳关让王维的诗句高高托起,成为中华民族雄壮瑰丽的图腾,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说,它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记忆,一个精神的故乡。

 漠漠阳关人千里,遥遥西域月一钩。离开阳关是黄昏时分,千古绝唱再次在心头响起。是啊,浊酒一杯,劝君更尽,阳关西出,故人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