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藏文物

生活用品

 阳关出土文物中有屯戍吏卒及当地居民使用过的生活用品 400 余件,包括铜削刀、铜顶针、铜针、陶纺轮、钗、灯、碗、阳关砖、黄羊套、钱币、酒水囊、带钩、铜镜、研磨器、石磨、陶俑、陶罐、陶灶、陶仓、储水罂、玛瑙珠玉环和石制棋子等。

 在古董滩和东古董滩,地表见有大量碎砖块,也出土过很多完整砖块,被称为“阳关砖”。阳关砖颜色深灰,质地细腻,坚硬如石,敲击有金属声。可做砚台,称“阳关砚”。

馆藏一块汉—魏晋时期的天马纹模印砖(YB01612),是阳关地区典型的历史文化标志。唐代杜佑《通典》引三国朱应《扶南异物志》曰,“大宛马有肉角数寸”,为神马“瑞象”之一。这块长方形泥质薄型砖上所模印的天马,额正中生犄角,与文献记载颇为相符。但这其实是秦汉时马头用“金鑁方釳”套插鬃鬣、雉尾的误袭讹传。此砖只见于敦煌,与史书记载的汉武帝伐大宛取天马事,以及悬泉汉简所载昭帝时朝廷派专使赴阳关迎接大宛所贡天马之事不无关系。

 阳关地区出土的生活用陶器大都为泥质灰陶,系就地取材烧制而成。其中有一种汉—魏晋时期专用的储水罂(如 YB01621),最大的可储存十石水。

 汉—魏晋时期的陶仓(YB00039),作仓囷状,并列三间,囷墙上方各有通风气孔,顶部原应有人字坡等形的屋盖,已佚,代表了西北地区小型仓储的形象。阳关地区元山子、古董滩、东古董滩等多处遗址,散落有大量陶片和各时代的钱币等,说明古代阳关地区曾有众多人口长期居住,繁衍生息。

 阳关地区出土黄羊套(YB00089 ∕ YB00090)是用当地生长的芨芨草绳缠成圆圈,内侧插满尖竹签,呈向心状,草圈拴重物,置于地面小洞口。这种黄羊套很有地方特色,反映了在古代亦农亦牧的阳关地区,百姓和守边士卒的狩猎活动。

 阳关去西域道路上一座残破烽燧旁发现的一副古代婴儿棺 (YB01638),奁葬简陋,很可能是驻燧戍卒家属夭折婴儿的棺殓。

 阳关地区出土的唐代圆形石质黑白围棋子 (YB01602),均为手工磨制,双面中凸,周边锐棱。这种特产作为贡品,早已见于史籍。《元和郡县图志》载:“沙州贡赋:开元贡野马皮、石膏、棊子石、 羊角。”《新唐书 • 地理志》亦云:“沙州敦煌郡……土贡碁子、黄礬、石膏。”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尚有多处表现古代围棋的画面。

 馆藏汉代的连弧星象纹镜(YB01104)、三国时期的螭龙云水纹铜镜(YB01770)、魏晋时期的长宜子孙镜(YB01105)和唐代的仙山神人铜镜(YB01356)等,代表了汉唐时期铜镜的流行演变过程。

 馆藏数量众多的车马配饰以及魏晋至唐代的琉璃珠饰、红珊瑚、琥珀、煤精石和玉珠等,是丝绸之路上来往行旅、客商、使者的历史遗物,其中不乏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配饰纹样和造型,代表了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铜匜(yí)

YB01503 上 秦汉 径 16.5 厘米,高 7.5 厘米

YB01504 下 战国 径 13 厘米,高 7 厘米

二件,为盛注水器,瓠形。YB01503,敞口敛腹平底,有鸭嘴形流。YB01504 敞口,鼓腹较深,圜底,圆形流,后部环耳。 


 

三足铜盆  汉

YB01498 口径 16.5 厘米,高 7.5 厘米

水器。 敞口折沿,浅平底,三兽足,可以加温。

 

竹节柱铁灯  魏晋

YB01330 高 17 厘米,盘径 13 厘米

铁质,圆灯盘较浅,直壁,口沿有挑捻铁钉,竹枝柱柄有节,喇叭形盘足,铸造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