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馆藏文物

军事文物

  馆藏军事类文物的数量大,品种全,约占馆藏文物的近三分之二,可分为历代冷兵器和防御型兵器两大类。冷兵器主要有戈、戟、匕首、斧、钺、弓、镞、弩机、刀、剑、矛、戣、矟、骨朵、勾、殳、叉、削、铜鞭、炮铳等;防御类兵器主要有转射、苣、望火头、蒺藜、虎落、草烽、匕首、锁子甲、铜护腕等。

 1.冷兵器

  馆藏冷兵器数量众多,类别丰富,延续时代久远,同种类兵器均成序列和系统,这些都是其他博物馆所少见的。馆藏戈类兵器,在形制方面有管銎铜戈、异形铜銎戈、铜戣、直援铜戈、一穿铜戈、二穿铜戈、三穿铜戈、四穿铜戈等。馆藏骨戈、石戈、玉戈均为新石器时代的兵器,质地不同而形制相似,当属原始阶段的戈兵,可勾可啄,其中石质﹑玉质的,可能用于礼仪。异形铜銎戈(YB01129)为青铜时代的戈,基部有“用”字形纹饰,形制奇特古拙,与新疆阿尔泰和伊犁河流域青铜文化有相似之处。两件青铜时代的铜戣(YB00457、YB00458),戈身呈等腰三角形,俗称三角形戈。戣兵多见于商周,但在周边边疆地区沿用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北方、西北和西南皆有发现。战国时期较晚的三穿铜戈(YB00511、YB00512、YB00519),形制属于俗称鸡鸣戈一类。春秋战国时期的铁戈(YB01021、YB01022),形制较前代又有了很大变化,戈援前锐后丰,无仰角,中胡三穿,长方形的内较大。矛是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商至汉代,到两晋时期逐渐被枪所替代。馆藏各类矛 30 余件,其中 YB01087、YB01088 石矛用石片打制成型,制作工艺粗糙,为齐家文化的典型代表。YB00261 叶刃铜矛铸造工艺精湛,具备殷商矛兵诸特征,堪称商兵上品。YB00263、YB00269、YB00288 三件铜矛为柳叶形长矛,均有血槽,自刃末变为圆柱,骹渐粗,圆銎,有箍、穿,佐证了春秋战国时期铜矛形制的发展变化。秦矛的形制趋向单一,YB00206 秦式铜矛矛首似剑身等宽,截面呈菱形,锋刃经专门加厚,中脊起棱而两侧下凹为血槽,刃末端内收,具备明显的秦兵器特点。汉代铜矛基本上沿袭战国后期的形制,东汉以后铁矛取代了铜矛,YB00854、YB00855铁矛为秦汉时期甲式铁矛,矛首尖叶形,尖锋锐利,中脊起棱,后部略宽。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长矛逐渐成为骑兵和步兵的主要格斗兵器,尤其成为骑兵专用的一种兵器。馆藏钺类兵器 25 件,从青铜时代到战国时期各时代均有代表作,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这些属类兵器的发展演化过程,其中不乏具有北方少数民族草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特征的钺。如,YB01171、YB01172、YB00789 春秋时代的铜钺,钺身长方形扁平,弧刃,中部大圆穿,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特征。YB00709、YB00710 春秋时代的插銎式铜方钺,为一对,长方形,但后方有缺角,截面三角形,直刃锋利刃遗砍击使用的痕迹。该铜钺的造型似为边疆民族习尚中原地区传统而作。在北方草原文化与西南彝文化中,均发现有配用双剑 ( 匕首 ) 的习俗,这一对铜方钺形制相同,可能属于双手各执一器的短柄双钺,应为后世双剑、双刀、双枪、双戟、双斧的滥觞。YB00711、YB00712、YB00713 战国时期的巴蜀式铜钺,似传统兵器镋类,长舌形刃,后部椭圆銎。此类铜钺与四川的考古发现有诸多相似,确证它们属于古巴蜀化。

  馆藏 30 多件斧、戚类兵器,时代集中在齐家文化至汉代,大多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部分斧还具有鄂尔多斯式风格、西南夷民族文化特点,或者与中亚、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安德罗沃诺、卡拉索克和塔加尔文化相似的因素。馆藏小刀、削刀类兵器数量众多,时代集中于青铜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YB00325、YB00330、YB00335、YB00336、YB00437、YB00438 等斜柄翘首小刀均为青铜质。此种刀具为北方草原畜牧文化的武器或工具,主要功能是用刀尖剥离牲畜皮毛,因而需要弯刃而不是尖锋。YB00330 号刀为其原始形态,属商周时期。与此相似的斜角刀在四坝文化中较为多见,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中也有发现。YB00335 ~ YB00438 号小刀时代略晚,大约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兵器。YB00325、YB00326 似为战国时期,方环柄显然受到了中原文化影响。YB00433 号斜柄翘首小刀与前例 YB00330 属同一类型,俗称斜脚刀,刀柄和刀身的边沿,遗留折叠锻打的痕迹。这种工艺在四坝文化、诺木洪文化和天山地区青铜文化中普遍存在。此外,还有多件铜削刀分别具有草原游牧文化、巴蜀文化、鄂尔多斯式等特点。

  这些冷兵器涵盖了铜石并用时代的兵器、商代青铜兵器、秦式兵器、古代少数民族兵器(早期青铜兵器、草原游牧民族如匈奴、乌孙、东胡式,四川巴蜀式、云贵高原滇越式兵器),以及古铁兵器(春秋战国及汉代)等方面,基本反映了春秋战国以至唐宋时期的兵器演变过程,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和军事史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虽然这些兵器多为征集品而非当地出土,但是这些文物也与阳关的军事文化有密切关系,它们可以印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兵器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些刻有铭文的兵器为我们了解兵器的相关历史信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馆藏有汉魏时期的铜弩机多件,而且大多刻有铭文。编号为 YB00798、YB00809、YB00811的大、中、小三种铜弩机,分别代表了汉魏时期弩机的三种不同规格和用途。其中YB00798 号弩机机廓左侧篆书铭文“□□ 工令肯 二十□□□□”。YB00799 号六石铜弩机机廓左侧竖行阴刻隶书“元初五年三月书言府,作六石机廓、工□巨、令福、丞戎、掾佑史广主”。从铭文内容可知此弩机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 (118) 某郡所制的六石弩机。据汉简记载,六石弩可射远 300 米~ 400米。YB00800、YB00801 两件铜弩机为西汉时期制作,构造、尺寸相同,应为同一批生产的弩机,其中 YB00800 号弩机的机廓前侧竖一行有阴刻隶书“南阳工官”四字。根据《汉书 • 地理志》记载可知,南阳郡治宛县有铁官、工官,为当时制造农田工具、武器弓弩箭矢的主产地之一。这件弩机及铭文为我们了解汉代兵器生产机构及制造工艺等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2.防御型兵器

  苣是汉代边塞常用的一种守御器备即烽火信号,在敦煌西湖汉长城沿线均有发现。苣火与烽﹑表﹑烟﹑积薪共五种信号相结合,共同传递烽警。汉代发放警报信号有明确的制度和规定,称为“烽火品约”。张晏注《汉书 • 贾谊传》云:“昼举烽,夜燔燧也。”烽火一昼夜可传递约 1600 汉里(约今 1330 里),速度惊人。汉简记载,苣有大小,有六尺﹑四尺之分。大苣横竖交错叠砌成垛,排列成阵,称“积薪”。点燃后白天见浓烟,夜晚见大火,是代表敌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烽火信号。

  馆藏 YB01106 号文物为明代的密连环锁子软甲,上衣圆领,广袖、对襟,用细小的铁环相互锁套,铁环极小,径 1.2 厘米,环股 1.5 ~ 2毫米。穿著时,用细皮条穿缀前襟。其制作是在两个半环的两端冲出小孔眼,相套后用细铆钉铆接,环环相扣。铁环光洁泛蓝色光泽,类似钢铁之法兰工艺。此甲密纹轻薄,穿着随体自如,可以有效地防护刀、剑、枪、矛特别是弓箭的攻击。

铜戣  青铜时代

YB00468 上 长 13.5 厘米,宽 6.2 厘米

YB00459 下 长 17.8 厘米,宽 7.3 厘米

形制同前,援刃直。YB00468 援锋特别尖锐,又基部与内柄皆有大圆穿。

 

一穿铜戈  西周

YB00493 上 长 15.4 厘米,宽 6 厘米

YB00481 中 长 20.5 厘米,宽 8.5 厘米

YB00487 下 长 19 厘米,宽 10 厘米

援身前后均匀,舌形锋有尖,下阑齿较长,有胡、穿,援脊厚重,斜方内有穿孔。YB00487 胡长如三穿戈,YB00481 援长而内有距。 

 

实柱茎铜剑  战国

从上至下

YB00899 长 46.6 厘米,宽 4.5 厘米

YB00898 长 46 厘米,宽 4.1 厘米

YB00897 长 46 厘米,宽 4.1 厘米

YB00902 长 40 厘米,宽 4.2 厘米

YB00896 长 36.2 厘米,宽 4 厘米

 五件,长度适中,刃身略等宽,中起脊线明显,贯通前后,扁菱截面。两锷皆另开刃,即沿锋、锷另将刃口加工磨制减薄,使其更加锐利。一般在刃身前三分之一处,将剑宽稍减杀变窄,渐收为锋尖以便击刺。剑茎圆柱实心,偏前位置两道箍棱,剑首圆喇叭口状,剑格小巧谨严,吞口仅容刃基。其中,YB00896 刃身窄尖较特殊,不排除传统剑与周边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可能。此类剑之演化轨迹,目前缺乏排年佐证,大致是剑茎由空心无箍而实柱有箍,剑格由轻薄而厚重,剑身由宽短而狭长,锷刃从简单平直到减杀出锋和精细加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