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学日记

敦煌阳关研学日记-李锦珑


青海油田实验中学初二(5)班 李锦珑

参加了实验中学组织的阳关研学活动 ,在那里我了解到许多关于阳关以及敦煌的历史。初到阳关,黄沙漫天,颇有一种古时边关的韵味,使我体会到古代边关的环境恶劣以及守关将领的艰辛。

汉武帝时期,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两关就是玉门关和阳关。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古往今来,“阳关”不仅是征人眼中的边关要路,更在文人眼中寄托着无限的家国情怀,它曾无数次地出现在历代文人的心里、梦里、诗词歌赋里。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这是庾信的阳关;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这是王维的阳关;

“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这是岑参的阳关;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这是杜甫的阳关;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这是李清照的阳关;

“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这是苏轼的阳关;

“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这是陆游的阳关。

……

阳关本身就是音乐、是诗、是远方,它代表的是千年的离别、千年的思念、千年的等待。

在去阳关的路上,我认真倾听了导游的讲解,了解了许多关于敦煌的史实:敦煌本为乌孙、月氏聚居地,匈奴乘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纷争之际,迅速强大起来,赶走乌孙、月氏,占据了整个河西,并对汉边境不断进行骚扰。为了解除匈奴的入侵威胁,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遣霍去病远征河西,迫使盘踞河西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归降,将河西纳入西汉版图。河西走廊从此成为中西交通的孔道。而雄踞两关的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门户,被称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到了阳关,一座巨大的骑马铜像高高矗立,这是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张骞的雕像。张骞是丝绸之路最早的开拓者,正是他的两次出使打通了丝绸之路,更打通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友好之路、开放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传入中原,中国的丝绸、四大发明、冶铁技术等传入西域,增强了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阳关景区有一个博物馆,主要陈列有矛、戈、钺等冷兵器器械、盔甲、阳关及阳关周边出土的文物,客观的反映出当年的人物风貌及阳关要冲的战略意义。

但是最有趣的就是通关文牒啦,没有通关文牒,是不能出城的,据说当年的玄奘法师也是从这里入关的。

通关文牒在阳关都尉府办理。都尉是佐助郡太守掌管军事的官员,在阳关,都尉就是这里的最高官员,全权掌管进出边关事务。有意思的是,今天的阳关都尉府里还有仿同古人穿着古装的官员,发放通关文牒,我们常说的“关照”一词竟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无数将士曾经在这里戌守征战;无数商贾、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还有无数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

可惜的是,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无法看到阳关遗址,也无法走阳关大道,只能坐车观看。只见烽燧那残破的身躯仍然屹立在山丘之上,任风沙侵袭,任岁月变迁。

下午我们体验了钻木取火、陶器钻孔、摹制拓片等项目,真正体会到古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领悟到古人的智慧。

研学结束后,我如同是从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处走来,感觉到古丝绸之路内涵的博大精深,认识到古人的智慧与他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与信念……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

对于我们来说,应体悟古人留下的精神文明及物质财富,学习古代的礼仪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强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