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敦煌市阳关博物馆创建二十周年系列活动《阳关大讲堂》线上学术公益讲座第二讲继续开讲。
本期讲座邀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委员沙武田主讲,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祁晓庆主持。
会议由祁晓庆老师主持
沙武田教授以《敦煌文化生成中的两关因素》为题,围绕敦煌在中国地形中的位置、汉武帝设两关的历史背景、历史时期形成的两关文化、汉文化的边疆守护、两关故地敦煌是自汉代以来天马传说的故乡、敦煌吐蕃期洞窟中的两关文化因素等内容展开,讲座主题鲜明、视野宏阔、分析透彻、内涵丰富,对深度了解两关文化与敦煌文化之间的联系具有参考意义。
沙教授认为,自汉武帝建河西四郡以来,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敦煌文化延续两千余年,单就洞窟营建而言延续1000余年时间,敦煌历代人对前期洞窟的保护维修、新的洞窟的不断增加,对中原佛教艺术的及时引入和反复的绘制,加上以完整洞窟空间聚焦历史不同时期佛教文化的现象,都是其他地方并不多见的历史文化活动和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即是作为西部边陲、中原通西域的桥头堡、两关所在地的敦煌特有的文化因素。
最后,沙教授与热情的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细致回答了现场提问。
《阳关大讲堂》是由敦煌市阳关博物馆主办的常设性学术交流平台。暂设:两关研究、两关与河西汉长城研究、两关与文学研究、两关与文博研究、两关与文旅研究、两关与音乐影视研究、两关与敦煌文化研究、两关与丝绸之路研究共8个专题。自2023年5月起,陆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线上举办融学术研究与普及传承于一炉的系列学术讲座。
该项活动对加强与拓展阳关博物馆的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和文化知识普及工作,推动两关长城、丝绸之路和敦煌文化研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END
总监 | 吴丰萍
编辑 | 年超君 张奕瑗
校对 | 吴雪芹 张 玲